高端醫械采購增長迅猛
德國蔡司是將光學用于眼科醫學應用的發明者,目前國內最先進的角膜屈光矯正全非秒激光手術就是由蔡司研發的。日前其宣布,截至2015年3月底,全飛秒系統在中國用戶突破100家,手術量已累計超過65000眼,這也標志著中國已經成為蔡司全飛秒系統全球單體裝機最多的國家。
蔡司中國屈光部經理李寧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飛秒系統在全球共有400臺,其中有150臺在亞洲,而其中有100臺就是在中國。而全飛秒系統價格也不菲,高達1000萬元左右。
有分析數據顯示,十多年來,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總額由2001年的179億元增至2013年的約2120億元,增長了近11.8倍。
得益于中國對高端醫療器械的需求,蔡司中國區總裁兼CEO Maximilian Foerst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蔡司的醫療部門如今的業務增長已經比5年前增長了3-4倍。
全球醫械巨頭開始“走基層”
不過,隨著新醫改的出臺,國家衛計委會同國家發改委將投資1000億元支持基層醫療,并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裝備醫療器械。醫療器械在基層醫療市場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包括GE、柯惠、西門子在內的眾多醫療企業都紛紛將發展重點瞄準了基層醫療市場。以GE醫療為例,在最近四年中GE投放的30多款產品中有近7成是針對基層醫療市場研發,其中中西部地區更是成為了發展重點。
就連高大上的蔡司也宣布要發力基層醫療市場。日前,蔡司就針對眼底黃斑病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等眼病,一口氣預上市了兩款普及型眼科設備。Maximilian Foerst表示:“這是蔡司針對中國基層醫療市場的現狀,將全球高端技術注入本土創新中,推出的更適合基層醫療的產品和服務?!?/span>
據悉,這也是蔡司醫療器械產品首次進行本土化生產。蔡司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實現本土化生產后的價格要比蔡司其他同類產品便宜近一半。(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