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躋身全球前三國內產業獲政策扶持
據不完全統計,近10年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復合增長率為21.3%,2013年我國醫療器械產值4000多億元人民幣。中國已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的主要生產國和進出口基地之一。
2014年上半年,我國1080家醫療器械規模企業完成收入967.45億元,同比增長15.24%,利潤增幅12.63%。
在全球醫療器械銷售額中,中國占7%,排名第三。2014年1~9月,中國醫療器械貿易總額261.92億美元,同比增長5.18%。
外資品牌仍然長期占據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尤其是核磁共振、CT、分子影像等高端醫療器械,被通用、飛利浦、西門子三大全球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所占據,進口覆蓋率極高,國產優秀高端設備難以進入三甲醫院甚至基層醫院。
蔡天智表示,國產醫療器械與進口的區別主要在于技術、材料、裝備和工藝,這是結構性差距,光靠企業自身短期內難以改變?!傲钊诵牢康氖?,國產醫療器械的政策扶持已經進入議事日程?!辈烫熘潜硎?,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并表示要加快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進程,降低成本,推動民族品牌企業不斷發展。目前,首批國產高端醫療器械遴選結果即將出爐。
本土企業苦練內功
“中國本土醫療器械企業正在苦練內功?!辈烫熘潜硎?,中國目前有50家左右的醫療器械企業在海內外上市,邁瑞、東軟、安科、迪瑞、聯影、理邦、納通等本土優秀企業近年來注力研發,在醫療影像、生化分析、骨科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突破。
重點產品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取得了突破:高端影像全面上市,如超導磁共振、64排螺旋CT機、PET/CT(MR)一體機等;手術室設備取得新進展,如快速調強放射治療系統及智能高頻電刀;醫用材料研究獲得突破,如血管支架全降解技術、電阻抗成像技術、神經修復材料與小口徑人造血管;關鍵核心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如自主研制超導磁體系統、數字化譜儀、高性能超聲探頭、CT探測器等關鍵核心部件;前沿技術開發,如可充電雙側腦起搏器、順分子激光屈光治療設備等。
中國醫療器械產業近年來進展不小,在創新能力方面,實現了從弱到強的轉變,體現了產、學、研、醫的深度融合;在關鍵技術方面,實現了從低到高的提升,企業能夠組成產品開發的聯合體團隊;在重大產品方面,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在價格方面較進口產品更加具有競爭力;在產業整體規模方面,實現了從小到大的發展,年均增長率超過20%。
企業仍須突破瓶頸
“現階段我國醫療制造業對核心過程的把控仍然缺乏"經驗"的沉淀,對細微的技術差異還沒有完全領會,導致我國的產品質量均一性尚在完善當中?!辈烫熘侵貜娬{了“經驗”二字。
而對關鍵零部件的完成創意的“理解”,需要在仿中出創、創中加智慧,并用創新政策突破在價值鏈上下游兩端自主權的“瓶頸”,擺脫“三頭在外”的格局,這是我國醫療企業跨越式發展的動力,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推力。
蔡天智表示,企業所能開發的和領悟到的產品價值必須與臨床實踐中的“醫學價值”結合起來,并能夠在各種產品的應用中辨析出其固有的作用,才能確定出其產品的價格,也是決定其自身價值的所在。要將“轉型與升級”貫徹始終,每一次升級與替代都意味著我們的醫療安全得到更多保障。
并購重組是近幾年醫藥行業的熱門關鍵詞,蔡天智表示,對企業并購的目的是在擴大產品覆蓋面時,就要明確知曉用什么樣的戰略與戰術手段將產品融入固有的質量監控體系當中。
另外,中國各種醫療保險的空白尚存在填補的空間,成熟市場的民間保險也是比較完善的,這對改善民眾就醫條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國內有實力的企業如果能夠加速此類進程,將對解決民生醫療問題有很大的助益。(國際商報)